您的位置:

外伤性白内障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是怎样的?

2022-07-28
来源:求医网

外伤性白内障是由于眼球钝挫伤、穿通伤和爆炸伤等引起的晶状体混浊。多见于儿童或年轻人,常单眼发生。那么外伤性白内障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是怎样的?

1.震击晶珠

证候:眼胎疼痛,头痛,视力下降,或胞睑肿胀,或白睛溢血,或抱轮红赤,血灌瞳神,晶珠混浊,全身可无兼证,舌红苔白,脉弦。

辨析:①辨证:本病以眼外伤,撞击晶珠,晶珠混浊,视力下降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外伤或撞击伤目,晶珠混浊,遮蔽神光则视力下降;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故头眼痛;血脉受损则血睛溢血或血灌瞳神。总之本证乃震击晶珠,气滞血瘀,郁热上扰所致。

治法:活血行滞,清肝明目。

方药:石决明散(《沈氏尊生方》)加减。石决明15g,草决明10g,羌活10g,山栀6g,荆芥10g,木贼10g,赤芍10g,熟军6g,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若血灌瞳神,加白茅根、侧柏叶以凉血止血;若晶珠混浊或破碎,选加夏枯草、浙贝、海藻、混布以祛瘀散结。

2.毒邪侵袭

证候:目珠疼痛难忍,羞明流泪,视力骤降,或胞睑红赤肿胀,白睛混赤,或黄液上冲,晶珠混浊或破碎,全身可兼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结,舌红苔黄,脉数。

辨析:①辨证:以晶珠混浊,目痛难忍、羞明流泪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外伤震击晶珠,血脉损伤,毒邪侵袭,郁热上扰故见诸症。而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结,舌红苔黄,脉数乃里热之象。西医诊断标准1.眼球有钝挫伤、穿孔伤。眼内异物及物理因素外伤史。

治法:清热泻肝解毒。

方药:退热散(《审视瑶函》)加减。赤芍10g,山栀10g,生地15g,黄芩10g,黄连6g,当归10g,丹皮10g,双花10g,板蓝根10g。中药针灸推拿按摩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多为眼外伤所引起的晶体混浊,可分为挫伤性和穿通性。治疗上要根据病情的轻重、并发症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钝挫伤所致的外伤性白内障,晶体混浊多较局限,可用除风益损汤加荆芥、防风、夏枯草等治疗。若伴前房出血,加白茅根、大小蓟、侧柏叶以凉血止血;加三七粉以活血止血。若房角后退,眼压升高,适加渗湿利水之品如泽泻、茯苓、防己等,还可配合西药噻吗心安、醋氮酰胺等,若晶体脱位,可手术摘除。穿通伤引起的白内障,往往继发感染,可口服或静点抗生素,中药可服退热散,并静点清开灵,每次50ml加入5%GS250ml中,每日1~2次。若虹睫炎严重,反应强烈,加用激素。外伤性白内障病情稳定后可配合眼药水,如麝珠明目散,效果较好。晶体完全混浊,当手术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外伤性白内障中医治疗诊断方法”的内容,有相关问题请点击全国在线咨询平台,医生会为您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