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晨醒赖床3分钟 医学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时,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各项生理功能维持着“低速运转”,人体代谢低下,心跳减慢,血压下降,血流缓慢,心脏供血不足。早晨醒来,呼吸、心跳、血压、肌张力等在大脑由抑制转兴奋的刹那间迅速恢复“常速运转”,会导致交感神经和肾上腺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由睡到醒的刹那问需要一个生理过渡期,肌体需依靠几分钟的赖床完成这个过渡。如果醒后立即穿衣下床,对本已负担过重的心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可造成意外死亡。因此,老年人早晨醒来后切莫马上就起,要静静地躺在床上,蹬蹬腿,伸伸腰,活动一下四肢,稍过片刻,再穿衣下床,使刚从梦中醒来的身体功能逐步适应正常活动。
2.晨练半小时 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各个器官的功能活动处于抑郁、压制状态。通过晨练,可使人体气血流通,郁滞疏通,精神振奋,较好地适应白天各项活动的需要。晨练要结合老年人的特点,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打太极拳、跳舞等。
3.排便 老年人一般都有程度不同的便秘,定时排便是治疗便秘的一种有效方法。排便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时间过长,起身过快,防止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或体位性供血不足。4.午睡午睡对中老年人尤为重要。不仅为下午活动起到“充电”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地预防冠心病。一项比较研究表明,坚持午睡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20%。午睡一般以半小时为宜。血液循环系统有障碍的心脑血管病人午睡时,身边要有人照看,以防中风等危险病症的发生。
5.睡前洗脚睡前用热水洗脚不仅能去除污垢,御寒保暖,还有解除疲劳、促进睡眠、补肾强身、延缓衰老及防治疾病的作用。洗脚隧疆粼j氍凌麟用40℃左右温水为好,浸泡半小时,然后揉擦足心,直到发热为止,可促进足部表层浅静脉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睡眠。
6.睡前别忘喝杯水夜间入睡后,血压降低,血液缓慢,经过一夜代谢,血浆浓缩,血液黏稠度升高,血小板凝聚能力亢进,容易使那些原有脑血管病变的人发生脑血栓。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睡前饮水与不饮水的老年人,夜间血液黏稠度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在血栓易形成的清晨,血液黏稠度的差异更大。所以,老年人睡前饮杯水,能有效地预防脑血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