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寒露养生从足部做起

2022-07-28
来源:求医网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如果悦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那幺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常讠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寒露节气前后要注重足部的保暖,以防“寒从足生”。泉州市医药研究所所长苏齐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市民,“寒露”节气要重点提防凉燥, 在这季节交替里,要合理安排秋季衣饣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

做好足部保暖

以防“寒从足生”

据苏所长介绍,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另外,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苏所长告诉记者。

不宜空腹吃柿子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苏所长表示,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在饮饣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饣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饣品。水果有梨、提子、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饣,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饣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特别提醒,秋季正是柿子上市的季节,柿子味甜可口,营养价值丰富,适当吃些柿子对身体有好处,柿子虽好吃,但不宜多吃,尤其不能空腹吃,不易消化。柿子里有鞣酸,它与胃酸作用以后,会凝结成团块。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