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取决于孕妇所用药物的性质、剂量及疗程,并与胎龄有关,如孕妇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可引起胎儿颅面、肢体及心脏等畸形。雄激素、黄体酮及己烯雌酚等可致胎儿性发育异常。孕母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致胎儿耳聋、肾损害等。新生JLIT脏酶系统发育不成熟,影响了药物的代谢功能,如氯霉素的使用剂量不当,除引起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外,还可引起急性中毒(灰婴综合征),后果严重。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小管分泌功能差,使药物排泄缓慢,故某些由肾排泄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地高辛等)应注意用量偏少。此外,应注意新生儿尚可受到I隘产孕母及乳母所用药物的影响,如孕母临产时用吗啡、哌替啶等麻醉药或镇痛药,可致新生儿呼吸中枢抑制。阿托品、苯巴比妥、水杨酸盐等药物可经母乳影响婴儿,需慎用。卡那霉素、异烟肼有可能引起乳儿中毒,乳母应禁用这类药物。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阿片类药物特别敏感,易致呼吸中枢抑制,因此禁用阿片类药物。氨茶碱可引起过度兴奋,应慎用。婴幼儿对镇静药耐受量较大,如应用巴比妥类药物时,用量按体重计算较成人为大。
小儿药量计算法
小儿药物剂量计算方法很多,常用按体重计算法。有些药物可按年龄计算。至于某些复方合剂、成药则可按成人剂量折算。按体表面积计算虽是最合理的计算方法,但较复杂,故临床应用不多。
按体重计算法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每日(次)需用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
若为注射药物,护士还需准确、熟练地将医嘱的药量换算为抽取注射用的液量。如某患儿需肌内注射地西泮(安定)2mg,其针剂规格为每支l0mg/2ml,该小儿注射该药液量应为2mg/l0mg×2ml=0.4ml。若注射药物为瓶装粉剂,护士应先计算好恰当的液量冲化粉剂,以便于计算抽液量。如头孢拉定(先锋Ⅵ)针剂每瓶0.59,可用5ml注射用水冲化,使其溶液每lml内含头孢拉定l00mg,若医嘱为某小儿应注射该药150mg,护士应抽取注射量为1.5ml。在不断实践中,护士可根据具体情况与自己的经验,灵活运用换算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认真地计算与仔细地核对,严防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