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年人失眠的三大误区

2022-07-28
来源:求医网

据调查,中国有35%的人存在失眠,17%患者失眠症状相当严重,其中,中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长期失眠可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极易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对于失眠,中老年人往往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以时间长短判断失眠

对于良好的睡眠来说,睡眠的时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睡眠质量。有的人睡眠时间虽少,但质量很高,次日能保持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这就不能简单地以时间少而判断为失眠。

误区之二:失眠者睡前过于紧张

患者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于是强制地数数字、听钟表声等,结果反而造成大脑过度紧张,这称为紧张性失眠。其实,患者睡前应放松些,如用温水洗澡、热水泡脚,或听些柔和的音乐,都会使精神放松。

误区之三:对安眠药的不正确认识及使用

一种错误做法是滥用安眠药,一出现失眠,就服安眠药,而不分析引起失眠的原因。针对失眠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有效措施,就能自然纠正。只有一部分真正失眠者,才需要服用安眠药。

另一种错误认识是,对安眠药抱着过分恐惧的态度,一服用安眠药就怕上瘾,因此,服服停停,结果使失眠长期不愈。其实,现在市面上常用的安眠药已经经过严格的优胜劣汰,一些副作用大、成瘾性大的安眠药已经基本不用或少用了。虽然安眠物严格地说都可能有成瘾性倾向,但实际上,发生的仅是极少数,而且不严重,因此这种恐惧心理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