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粘膜发生慢性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称为慢性泪囊炎。由于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而引起。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病因】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在鼻泪管下端阻塞,泪囊内有分泌物滞留的基础上发生,常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女性较男性更易受累。成人发生堵塞的原因不明,可能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慢性泪囊炎主要症状为溢泪,溢泪使泪囊部皮肤潮红、糜烂,出现慢性湿疹表现。挤压泪囊区有黏液或黏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鼻侧球结膜充血。如泪囊内分泌物长期引流不畅,则泪囊可逐渐增大形成泪囊黏液囊肿。慢性泪囊炎是眼部的感染病灶,泪囊中的致病菌及脓性分泌物反流到结膜可引起结膜炎症,角膜存在损伤的情况下,可导致角膜溃疡。因此要重视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构成的潜在威胁,特别是在施行内眼手术前,必须给予治疗,避免引起眼内化脓性感染。
【诊断要点】1.主诉单眼或双眼长期溢泪,按压泪囊区有分泌物。2.泪道冲洗时冲洗液自上、下fNs.1、点反流,伴有多少不等的黏脓性分泌物。3.泪囊造影鼻泪管不显影而泪囊扩张。4.多伴有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大等诱发疾病。
【治疗原则】治疗的原则是药物控制炎症后,手术使堵塞的泪道重新通畅。
【处方用药】1.复方氯霉素滴眼液、0.5%新霉素滴眼液、0.1%利福平滴眼液、0.3%氧氟沙星(泰利必妥)点眼,每日4~6次。
2.分泌物较多时给予0.02%OI.一糜蛋白酶滴眼液,每日4次。
3.生理盐水或0.5%新霉素滴眼液泪道冲洗,每周1~2次。
【注意事项】1.药物治疗仅能暂时减轻症状,手术才是其根治手段。2.每次点眼前应按压泪囊区,排除分泌物后再滴眼药水。3.0.02%仅一糜蛋白酶滴眼液必须保存在4~8℃冰箱中。4.泪道冲洗不宜太频繁,尤其是在手术前,以免损伤泪道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