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别名:巴菽、刚子、江子、老阳子、双眼龙、猛子仁、巴果、双眼虾、红子仁、巴贡、巴米、毒鱼子、銮豆、贡仔、八百力、巴仁、芒子、药子仁、芦麻子、腊盘子、大风子、泻果。
性味:辛;热;大毒。
归经:胃经;肺经;脾经;肝经;肾经;大肠经。
功能:泻下寒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杀虫。
主治: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
巴豆的药理作用
1、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
巴豆油是最剧烈的泻药,口服半滴至1滴即能产生口腔及胃粘膜的烧灼感及呕吐,在1/2-3小时内即有多次大量水泻,伴有剧烈腹痛和里急后重,产生严重口腔刺激症状及胃肠炎症状。
2、对消化道的作用:
1)巴豆对不同便秘小鼠的排便效果:取小鼠复制成实热型、燥结型及寒结型及脾胃虚寒型便秘模型,分别给予巴豆煎液,并以未造型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巴豆能使脾胃虚寒型便秘小鼠的排便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2)对胃肠消化道及胆汁、胰液分泌的影响:所含巴豆油及树脂,口服后在肠内与碱性液作用,析出巴豆油酸和巴豆醇双酯类化合物,能剧烈刺激肠壁,引起强烈蠕动而致峻泻。
3、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作用:
1)在动物离体但联有神经的后肢和肠实验中观察到,巴豆油能通过对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反射性升高血压。
2)巴豆毒蛋白能溶解兔、猬、猪、蛇、鸡的红细胞。对牛、羊、猪、蛙血细胞有凝集作用。
4、抗病原生物的作用:
巴豆煎剂对流感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喉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巴豆油制剂能降低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小鼠死亡率并延长存活时间。
5、镇痛作用:
大鼠压尾法,小鼠热板法及苯酮扭体试验表明,巴豆油口服,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能提高痛阈50-70%,其镇痛机理可能与巴豆油的局部刺激有关。
巴豆的用药禁忌
1、无寒实积滞、孕妇及体弱者忌服。
2、畏牵牛花。
3、《本草经集注》:"芫花为之使。恶蘘草。畏大黄、黄连、藜芦。"
4、《药对》:"畏芦笋、菰笋、酱鼓、冷水。得火良。与牵牛相反。"
5、《药性论》:"能落胎。"
6、《本草衍义补遗》:"无寒积者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