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5类人群不宜用踩鹅卵石

2022-07-28
来源:求医网

脚底筋膜发炎通常是由对足部刺激较大的运动引起,如跑、跳、登山、快走、走鹅卵石路等,锻炼不当和热身不到位都是引发因素。特别是年龄大的人,足底脂肪垫薄,对脚底筋膜保护支撑减弱,更易造成足底损伤,赤脚踩鹅卵石,足底受力不均,更易诱发足底炎症。

掌握分寸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中医专家黄文权教授表示,市民说的踩鹅卵石能治多种疾病有些言过其实。中医上称脚底为“第二心脏”,脚底穴位众多,踩鹅卵石进行足部按摩,是促进足部血液循环的很好方法。“踩鹅卵石健身虽有这么多好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要把握分寸”。由于生理原因,许多老年人伴随有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有的还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时间太久,会造成膝关节肿胀、疼痛。

穿软底鞋

如何正确踩鹅卵石健身,黄文权教授的建议是: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锻炼,切莫强撑。

刚开始时,最好选双软底布鞋,起到缓冲作用。等适应了,穿厚袜子练习,但别勉强,要量力而行,特别是老年人。

若感觉鹅卵石轻度挤痛足底,要频繁换脚,不断调整姿势。行进时,学会多用足趾触地,避免足底负重过于集中在足跟和前脚掌,可以锻炼足底内在肌,增强足的负重稳定性。若痛感明显,应换较厚的软底鞋或减少锻炼时间。锻炼完后,最好用温水泡脚半个小时,之后采取足底按摩的方法,可有效预防足底筋膜炎和骨刺的形成,同时改善足部微循环。

控制时间

“踩鹅卵石路对路况也有要求。”黄教授说,鹅卵石过于稀疏不平或路面破损,不但对足底按摩效果差,还容易受伤。路面以密且细小的鹅卵石为佳,路面相对平整。

踩鹅卵石路对足底刺激较强,大多数人只适合短时间锻炼,一般15分钟左右。夏季最好选择上午8点左右,秋季则为上午9点左右,此时鹅卵石表面经过光照受热,具备一定温度,锻炼效果较好。重庆晚报记者 程洪川 首席记者 冉文 摄影报道

以下5类人群不宜用踩鹅卵石来锻炼身体:

1、帕金森病、小脑平衡功能受损以及脊髓型颈椎病等患者,运动协调性差,不适合此类锻炼。

2、严重的髋关节、膝关节病患者,关节欠灵活,不平的路面会增加关节的负荷,加重关节的病损。

3、长期卧床或肢体因受伤长时间固定的人,刚练习行走时,下肢肌力欠缺,马上进行这种锻炼可能有危险。

4、神经系统疾患导致下肢肌无力者。

5、脚部损伤、足跟痛、脚趾腱鞘炎等足病的患者,此类锻炼会使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