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的命名除分泌性中耳炎外,以往还称其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等。
卡他性中耳炎的病因
1、头颈部放射治疗后因鼻咽部及咽鼓管粘膜肿胀,以及局部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管腔狭窄,亦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2、支配小儿咽鼓管开闭的肌肉如腭帆张肌收缩无力,影响了咽鼓管的开放功能;加之小儿咽鼓管的软骨弹性差,当鼓室处于负压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易发生塌陷。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
3、分泌性中耳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故可认为本病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
卡他性中耳炎的症状
卡他性中耳炎主要症状是病人主诉耳内堵塞感、头部沉重感,听力减退,这些症状或在得鼻后稍有改善,常有自声增强现象,即觉自己所发声音大于正常,但清晰。中耳负压严重者,可出现耳痛和眩晕症状。检查鼓膜时在早期为鼓膜内陷,失去正常光泽,以后因中耳腔内渗出液增多,鼓膜的颜色也可变为淡红色或兰色,听觉检查为传导性耳聋。
卡他性结膜炎的食疗方
(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服5天。〔注〕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