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儿如何防秋燥?

2022-07-28
来源:求医网

进入秋季,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秋天的燥气。中医讲“秋主燥”,“秋燥”除了易伤肺之外,也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情况。那么小儿如何防秋燥呢?

防秋燥饮食保健

1 、少吃肉给肠胃一个调整期

夏日酷热,人们普遍胃口欠佳,不少人体重减轻,到了秋天,胃口恢复,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营养物质的摄入,如富含优质蛋白的鸡、牛、羊肉等,以补偿夏季体内能量过度消耗造成的营养匮乏。

但是由于夏季人们常进冷食,脾胃功能下降,如果一入秋就大量进补肉食,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厌食、腹泻等症状。因此,不妨先补充一些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蛋等,给肠胃一个调整适应期。

2 、营养长期缺失忌快速补回

“苦夏”一过,不少人除了食补,还买来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做药膳,难道多吃肉,多吃人参和鹿茸,就是“贴秋膘”?

在当今社会,“贴秋膘”应该提高到新的层次,那就是讲究营养均衡,合理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素,控制脂肪、盐、糖的摄入量,以此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所以“秋补”时,除了适当补充一些鸡、牛、羊肉类食物,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也要多吃,更全面地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体内酸碱平衡。

另外,有些人认为,某段时间少吃了哪样食物,过后多吃一些,就能把缺失的营养补回来,这其实是种认识上的误区。保持营养均衡虽不要求每天必须摄取均衡全面的营养,却要求两三天内保持一个相对的营养均衡,否则会导致人体某种营养元素缺乏,损害健康。

3 、多吃“甘酸”少食“辛辣”

除了保持均衡营养外,由于秋天天气干燥,人们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燥感,所以要在食物选择上多加注意,预防秋燥。

防秋燥生活保健

1.保证孩子生活规律: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睡懒觉。

2.空气加湿:如在房间里放些植物、悬挂湿毛巾或安装加湿器,也可在卧室内放盆水或者在地上洒些水。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合理增减衣物: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或感冒。

4.多运动:从婴儿操到走、跑、跳,因人、因地而宜。尤其要每天适当安排户外活动的时间。

5.稳定孩子的情绪:避免因躁动或哭闹等而产生心火,灼烧津液,使口舌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