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为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儿童多见。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由于咽鼓管粘膜肿胀、管腔阻塞,致使中耳的通气、引流不畅而造成的中耳积液。此病多发生于幼儿,如儿童的增殖体肥大可直接堵塞咽鼓管口,妨碍中耳和咽鼓管的引流。增殖体炎则是构成咽鼓管口处的感染病灶。加上对急性中耳炎的治疗中过于依赖抗生家治疗而忽视鼓膜切开引流的原则,有时抗生意的用量和疗程不足都可导致鼓室内残留的轻度炎症经久不愈,使中耳粘膜渗出体液。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摇头可听见水声。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内陷,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亦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
婴幼儿则表现为对周围声音反应差,抓耳,睡眠易醒,易激惹。婴儿对周围的声音没有反应,不能将头准确地转向声源;即使患儿没有主诉听力下降,家人则发现患儿漫不经心、行为改变、对正常对话无反应、在看电视或使用听力设备时总是将声音开得很大;对于反复发作的急性中耳炎,应警惕在发作间歇期可能持续的分泌性中耳炎;学习成绩差;平衡能力差,不明原因的笨拙;言语语言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