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结膜炎是由于接触过敏性抗原引起的结膜过敏反应,它主要是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凡对特异性抗原有遗传的或体质上易感的人,在接触这种抗原时,可导致速发型或迟发型过敏性结膜炎,常伴有过敏性鼻炎等。请注意,过敏性结膜炎用药要慎重,现介绍几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药物:
①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肥大细胞介质释放,阻断炎症细胞趋化性,抑制磷脂酶 A2,阻断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的产生。通常在严重的过敏性结膜炎使用其他药物无效的情况下短期使用,以免引起白内障、眼压升高、角膜上皮愈合延迟等并发症。常用滴眼液有地塞米松、氟米龙等。长期用药可导致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严重后果,目前多主张在易发季节滴用色甘酸钠眼药水,1天4-5次。在症状加重期间,以间歇冲击的方法滴用皮质激素眼药水,2小时1次:持续3-5小时,在发作间歇期间不应滴用皮质激素。
② 血管收缩剂:局部使用肾上腺素、奈甲唑啉等血管收缩剂可以抑制肥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改善眼部不适 、减轻充血。长期使用会导致反射性充血和干眼,使用时要慎重,但不宜长期使用。
③ 肥大细胞稳定剂:通过抑制细胞膜钙通道,阻止抗原与肥大细胞膜上IgE结合引起炎症介质释放而发挥作用。常用有色甘酸二钠和奈多罗米。总体作用不如抗组胺药,但对抑制流泪更有效。对已发作患者疗效差最好在接触过敏原前使用。
④ 抗组胺药:针对组胺Hr受体发挥作用,效果通常优于肥大细胞稳定剂。常用滴眼液有0.1%依美斯汀、0.05%左卡巴斯汀(立复汀)、0.5%酮咯酸氨。如有眼外症状可以口服使用但效果不如局部用药。另外全身用药可引起胆碱能症状或镇静对于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工作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通常夜间睡前使用最好。常用有苯海拉明、扑尔敏 、异丙嗪等。抗组胺药与血管收缩剂联合使用可起到较好效果常用滴眼液有润洁、那素达。
⑤ 非甾体类抗炎药为环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和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急性期及间歇期均可使用常用滴眼液有迪非、普南扑灵。口服药有消炎痛(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等,但口服给药应注意溃疡、出血等副作用。
⑥ 免疫抑制剂:主要有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主要用于一些需要使用激素治疗的严重过敏性结膜炎,可以很快控制局部炎症及减少激素用量。但在停药 2-4个月后往往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