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补钙一直是家长们所关注的问题,那宝宝该如何科学补钙呢?请看详解:
第一,要补充钙剂,如钙片、钙粉和活性钙等。每天补2——3次,持续2个月以上。服用的剂量可根据缺钙的轻重程度分为预防量和治疗量两种。如果自己难以判断,一定要按医嘱行事。
第二,要补充维生素D3(VITD3),一般可肌肉注射,也可服用儿童鱼肝油滴剂。如果单纯补充钙剂而不补充VITD3,那么补充的钙剂就不能够充分吸收、利用,因而出现钙剂吃了很多,孩子还是缺钙的现象。
第三,食补贯穿始终。平日多选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做孩子的辅食,如胡萝卜、小白菜、芹菜茎等可用文火炖汤;鱼汤、肉汤和骨头汤中点些醋熬汤含钙较高;香菇、海带、虾皮、猪肝等可给稍大些的孩子烧菜吃。
最后,要抱孩子多晒太阳,起初每天晒1——5分钟,每日1——2次。冬季出生的婴儿(早产儿和双胞胎儿尤甚)应多晒太阳,但要注意保暖和避风。
此外,想要给宝宝高效补钙,妈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让钙遇见草酸。
菠菜、雪菜、苋菜、空心菜、竹笋、洋葱、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与钙元素结合而影响吸收。
所以补钙期间最好把蔬菜放到热水中烫一下,或是在饭前2小时或饭后3—4个小时服用钙制品。
2、钙剂不要与主餐混吃。
即使没有太多草酸,如果在吃饭时服用钙制品,也还是会影响钙的吸收,混在食物中的钙只能吸收20%。只要胃里面塞满太多东西,效果就不太好。补钙要与早、中、晚餐间隔半小时以上。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
3、过量补钙反而长不高
补钙也要适量,不是越多越好。婴幼儿每天摄入的钙量约为400毫克,如果摄入的钙量大大超过以上的标准,可能会便秘,甚至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镁等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导致肾、心血管等器官组织发生钙沉积,如产生肾结石的潜在危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