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现有临床和医技科室45个,临床各科均设有教学研究室,泌尿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烧伤整形外科等5个科室为山东省卫生系统重点学科。
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由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刘士怡教授创建于1950年,许纯孝、马庆铮等老一辈泌尿外科专家为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室现有主任医师(教授)7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5名。其中,博士9人,硕士3人, 有硕士导师3人、博士导师3人。
科室设有泌尿外科诊疗中心、碎石中心、膀胱镜诊疗中心、腔内微创中心,拥有岛津X光泌尿外科检查台、“多尼尔”体外震波碎石机、“狼”牌气压弹道碎石机、“阿罗卡”B超机、“丹迪”尿流动力学检查仪、“科医人”钬激光治疗仪和绿激光治疗仪、“佳乐”等离子电切镜、奥林巴斯纤维膀胱尿道经和输尿管镜等先进医疗设备。科室开展体外震波碎石、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腹膜后腹腔镜、等离子体电切、钬激光前列腺剜除、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钬激光碎石、钬激光尿道狭窄内切开等新技术,特别是腔内微创方面,居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
多囊肾内引流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病,为国际、国内首创;小肾癌采用肾部分切除治疗和肾癌手术改良,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腹腔镜等技术位居全省领先水平。
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
妇产科始创于1907年,是山东省首批重点学科、山东省首家模范爱婴医院。在全国著名妇产科专家苏应宽等教授的带领下,形成了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的国内一流妇产科。1978年成为全国首批、山东省最早的医学硕士培养点;1982年成为全国首批、山东省最早的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
妇产科分为妇科、产科、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四个专业,共设152张床位。科室有医疗、医技人员6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教授、主任医师17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人;主治医师20人。有4人为卫生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2人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科室下设有细胞学实验室、宫腔镜室、阴道镜室、LEEP刀手术室、优生与遗传研究室、生殖医学实验室等。配备脐动脉血流检测仪、胎儿中央监护、染色体自动分析仪、酶标仪、血糖测定仪、新生儿复苏设备、新生儿听力测定仪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妇科开展妇癌根治术、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子宫良性病变保留子宫手术、经腹小切口妇科微创手术、妇科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产科精于各种难产的处理、高危妊娠防治、习惯性流产的诊治、母儿血型不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多胎妊娠保胎治疗及中期妊娠的选择性减胎术检查等;计划生育开展绝育术后输卵管复通术、宫外孕综合治疗等;生殖医学中心开展试管婴儿等各项生殖助孕技术。
科室鉴定、获奖的科研项目共20余项,专著20部,专利5项。《新编实用妇科学》、《实用产科学》、《妇产科手术学》分别获卫生部医药卫生杰出的科技著作科技进步三等奖,至今仍为妇产科界的经典著作。
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始建于1979年,现已成为山东省内分泌代谢疾病和临床、科研、教学、培训及保健中心和全省最大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专科,医疗科研水平在山东省居于领先和龙头地位.
科室是“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岗位,山东省医药领域唯一的双重点学科,山东省重点项目发展专项基金资助单位,全国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委以及山东省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学会主委所在单位,山东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博士后流动站,山东大学双博士点和双硕士点,国家级内分泌代谢病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科室拥有医德高尚、技术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3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6名;医学博士4人、医学硕士9人;博士和博士后导师1名,硕士导师5名。在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术风格;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等内分泌常见病方面,已形成先进、科学的诊疗体系,居省内领先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科室年门诊量3万余人次,开放床位53张,年住院病人1000余人次。
科室承担并完成各级课题21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1项、厅级课题5项;主持国际合作课题1项,参与国际合作课题1项,参与国家“863”、“973”计划共3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15项,获3项国家专利、转让专利2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