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结膜炎约经5~12天的潜伏期后出现症状,包括结膜充血,水样分泌物,眼部刺激和睡醒时上下眼睑粘住。常双眼出现症状,而通常一眼先开始。许多病人曾接触结膜炎者和/或最近患上呼吸道感染者。球结膜和睑结膜充血,睑结膜出现结膜滤泡,耳前淋巴结肿大和疼痛。
病毒性结膜炎的治疗措施
病毒性结膜炎是高度接触传染的和由飞沫,污染物传播以及由手接种到眼。为避免交叉感染,检查病人后医师必须彻底洗手和消毒所用的器械。嘱咐病人在接触其眼或鼻分泌物后必须彻底洗手,要避免接触感染眼后去接触非感染眼。并要避免合用毛巾和枕头。须去除眼部分泌物且不宜包封患眼。病毒性结膜炎是自限的,轻症病例持续1周,重症病例达3周.如果结膜炎确定是由病毒引起的,则无需治疗或治疗也是无效的。
如果任一临床特征与细菌性结膜炎一致,则病人须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例如10%磺胺醋酰钠眼药水或甲氧苄啶/多粘菌素B,每日4次,共7~10日。严重的结膜炎伴有假膜,影响视力的角膜炎症或瘢痕形成则可能需要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然而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加重眼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角膜溃疡形成甚或穿孔。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可致青光眼和可能引起白内障,故须由眼科医师启用和监控皮质类固醇的应用。
病毒性结膜炎的注意事项
病毒性结膜炎的治疗以局部频滴抗病毒眼药水和涂用抗病毒眼膏为主,并应防止其流行。浅层点状角膜炎不发展成角膜溃疡,角膜损害可持续数月甚或数年后消失,较重者可遗留云翳,但对视力一般无明显影响。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约在1周左右结膜炎症缓解;结膜下出血和角膜上皮脱落较轻者1~2周左右吸收消退;重症者,角膜上皮脱落广泛、顽固,角膜上皮可反复脱落,而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之久,但愈后不留疤痕而不影响视力;本病可能累及神经系统,流行期间有极少数患者在结膜炎症消退后1周左右发生类似小儿麻痹样的下肢运动麻痹,故应加以注意。
以上就是关于“得了病毒性结膜炎怎么办”的内容,有相关问题请点击全国在线咨询平台,医生会为您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