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医四诊,被闲置的闻诊,到底有没有用呢?

2022-08-10
来源:求医网
  中医四诊之闻诊

  我们知道,《难经》里“闻而知之谓之圣”这句话,意思就是凭听声音、嗅气味就能诊病,四诊里的“神圣工巧”,将“闻”这门诊断功夫放在第二位,也是情理中的事。

  现代所说的闻诊,一般指闻气味和听声音两种。古代的闻诊,除了听语声、呼吸声、咳声、肠鸣等及嗅气味来研判病机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听五音。五音就是《内经》上讲的角[jué]、徵[zhǐ]、宫、商、羽,分别对应于肝、心、脾、肺、肾五脏。肝在声为呼,五音对应角,特点调而直,肝主生发,声音相应则没病,如果角声乱,说明病在肝;心在声为笑,五音对应徵,和而长,心为君主之官,有绵长和谐、内圣外王的意思,音声相应则没病,徵乱则病在心;脾在声为歌,五音对应宫,大而和,音声相应则无病,如果宫乱,则病在脾,脾为后天之本,脾主四肢、主肌肉,健康的表现应是大而合;肺在声为哭,五音对应商,轻而劲,肺在上焦,当然要轻盈,劲可以理解为金具有开破之性的那种感觉,音声相应则无病,如果商乱,说明病在肺;肾在声为呻,五音对应羽,深而沉,肾声呻,主收藏,音声相应则无病,如果羽乱,则说明病在肾。五音特性和五行相应,五音影响五脏,五脏影响五音,有诸藏于内而必形于外,意思是体内有了问题,一定会在体外通过某种方式显现出来。

  古人通过听五音辨病确实很高深,但这方面的文献资料非常罕见,可能只有极少数人掌握但秘而不宣,或者早已亡轶、失传了,也是有可能的。既然现在不能通过学习和掌握五音辨病,那么就暂不去讨论它,我们还得按照现在的闻诊,即从听声音、嗅气味来判断疾病,也就是四诊中讲的闻诊。健康平人,声音自然、圆润,以和畅为贵,圆润就是气血充盈,有精气神。男性声音低而稍浊,女性高而轻清,小孩轻快、尖利、清脆,老年人多浑圆、和缓而低沉。孔子说: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活到七十岁时,人生已经比较圆满,虽然随意,但也不会越过章法和规矩。就是老人家的言语声音,也已到了随心所欲、圆融通慧的境界。

  当然,这种境界会体现在一个人的各个方面,如思维、行事、讲话、举止等都显得很圆融。最为典型的是正在读书的学生,不管是初中、高中、大学,还是博士、研究生,大家在学生时代写的字,和步出校门在社会闯荡数年后写的字,如果做一个对比,会感觉完全不一样,前者多写得中规中矩,后者因为具备了一定的阅历、经验和智慧,则写得圆润而流畅。

  当一个人讲话声音高昂、亢奋尖利、躁动,多属于实热证;少气懒言,声音比较轻微或者断断续续,则多为虚寒证;小孩高呼、尖叫,易受惊害怕,多从火证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明确指出:“疼酸惊骇,皆属于火”。如狂躁妄动、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属于狂热证。我们分析一下常见的精神病患者,精神病一般分为“文疯子”和“武疯子”。武疯子就是打人毁物、登高而歌等。用我们中医思维讲,这种人多是实火,更进一步研判火的程度和位置,如大便干燥,或数日秘结不下,或大便粘滞不利的痰火、湿热等证,当用通降、清热、宣散的思路。陕西俗称“傻子笑多”,傻子喜欢笑,实际上从中医思维考虑就是痰阻心窍,心火旺的一种表现,如果凭其脉象,将是数脉,也多有小便黄、大便干而不利、面红耳赤、躁动等症。所以,傻子的多笑仅仅是表现、结果,如果我们再仔细看四诊,将确实存在实火的证据。“文疯子”表情淡漠、精神抑郁、喃喃自语、时悲时喜、哭笑无常等也常属实热证,火郁到里面发不出来,只是还没达到“武疯子”的程度罢了。“郁”就要散,也可能是金气不够,金气就是肺气,具体用药也不见得就是补肺气,只能说肺气不足,为什么不足,还要找原因,如果真是虚证,也可以考虑培土生金,未必直接补肺气;也可能是肝气太旺而逆克肺金,还有肺热导致的肺气不降等。总之把肺气理顺,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开破之气足了,这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无痰是火,有痰是风。”干咳无痰、咳音大是火,痰是水湿而成,没有水湿,自然是火;风主疏泄,故痰多为风。如果咳痰音重而浊,多是痰火;清稀痰、声音沉重、变天加重属湿痰;咳嗽白天厉害、晚上轻,一般是火,晚上为阴,白天为阳,阳为火为燥;咳嗽晚上重,白天轻,则多是有痰饮或阴虚、气陷等;呼吸、呃逆声音响亮有力、频快,多为实证;如声音低而微小、软而无力,多属虚寒。虽然如此,我们还须强调“孤证不立”,也就是对寒热的判定,必要综合四诊,最大化地收集诸多信息,再仔细分析,才能得到无限接近于实相的判断。

  闻气味,有口臭,当是肺胃有火或湿;大便极臭、小便甚臊,多考虑下焦湿热;若大便气味仅腥不臭、小便清长或频,则多属虚寒;女性带下臭秽、色深而质稠是实证,若稀薄清水状、无气味,属于虚证,汗味重,老远就能闻到,属湿热熏蒸。比如狐臭,腋下气味极浓,肯定属于实热,腋下主要为手少阴心经循经所过,所以治疗狐臭,病机可从心火旺虑及,又因在两侧,也可从少阳之火考虑。

  如有血腥味当是失血,若腥臭多热证;腐烂、腐臭味,当是有溃疡、疮疡等症,也不仅限于疮疡在皮肤表面,也可能是脏腑有溃疡。当有腐臭乃至尸臭味比较大时,则势成危证。去年,我曾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过一篇《用中医理论解析老人味》的文章,谈到很多老年人,尤其独居、年龄大者,往往身上有股浓重的气味,当事人未必能察觉到。这种老人味与卫生条件关系不大,也就是排除了因卫生条件导致的臭味,如老年人小便淋漓的异味,或肠胃虚弱、积食、烂牙、虫牙导致的气味等。从我们的中医思维来看,如果营卫敛藏固摄能力减弱或丧失,五脏衰败之气则渗出肌表,也就是说,老人味是内在脏器走向衰败、湿热熏蒸所致。其浓烈程度往往代表病程的长短和类别,如果出现老人味,则意味着病情的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病入膏肓的状态。

  俗称乌鸦嘴不吉利,为什么这样讲?在古人认知中,当乌鸦飞来时,往往意味着家里将出现临终之人,实际上是因为有病危之候,乌鸦才会飞临。我们知道乌鸦喜食腐肉,嗅觉特别敏锐,在数公里以外,就会迅速感知腐源,闻到尸臭味就飞来了。所以老人味就是脏腑衰败所致的尸臭味,动物比人嗅觉灵敏多了,有的小孩也特别敏感,老年人病危时,小孩就不到跟前去,他可能不会表达,但会觉得不舒服,所以就不去。这个气味代表的意义很重要,非常值得我们高度观注。

  尿臊味比较重,常属湿热浊气熏蒸所致;酸腐味多是肠胃湿热或饮食积滞,属阳明实证。

  我们临证时还须不断去观察、感悟、总结,也可注意病人来时的脚步声,如走路急、快,“咚咚咚”的感觉,敲门“呯呯呯”,性格急躁,那多从实火证考虑;走路沉重,上楼梯感觉“嗵、嗵、嗵”,缓慢无力的困重感,或变天加重,则是湿气重。

  清代医家沈源《奇症汇》里葛可久治同郡富家女痿痹案:十七、八岁,患四肢痿痹不能动,眼皮不可眨,找了好多医生皆束手,为什么众医莫治?四肢萎痹,就考虑补气或者以痹证论,见病治病,当然没效果。葛可久是何等智慧,经深思后嘱立即去掉房中香物(香匣,梳妆用),并掘土为坑,让女子躺在其中,许久,手足果然能动且能呼喊,后再服药一碗,翌日从坑中走出,症解如初。古时,有钱人家里习惯放香,葛可久正是闻到其房中极香。我们知道淡香能醒脾,对脾脏有益,但香味过于浓烈,脾则受其害,脾主四肢、主肌肉,所以患痿痹。因葛可久感悟到了香太过而蚀脾的病机,掘土为坑是藉厚土之气以复脾脏生机,所以取得成功。

  闻诊虽然重要,但也只是证据之一。比如对实证的确定:有面红耳赤、声音高昂、气味浓烈、口气大、小便黄臊、大便臭秽、久病化热,或女性的例假提前及脉的弦数等,收集这么多证据,当然是想更精准地辨证,但具体实热在哪个层面,还须再仔细分析。如果单独、孤立地从一个证据来判断,就可能会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的误判。就是说,仅仅从望诊、闻诊、问诊或脉诊的某一个面去定性,则易有偏颇,所以四诊就是相互佐证,藉通过望闻问切,得以综合研判,来证明在某一方面确有实证或虚证,或虚实交杂,或以实为主,或以虚为主。这就是我们常讲“孤证不立”的真实用意。所以,无论望诊、闻诊、问诊还是脉诊,都是为病机服务,能从里面抓取更多有效信息来佐证我们的判断,这才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