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蜣螂的炮制方法

2022-08-04
来源:求医网
  蜣螂又名大乌亮硬虫、屎蜣螂。载《神农本草经》。系金龟子科昆虫屎壳螂Catharsius molossus(Linnaeus)的干燥全虫。6~8月晚上灯光诱捕,沸水烫死,炭火烘干或晒干。

  【炮制方法】《颅囟经》:“去足翅子。”《太平圣惠方》:“去头、翅、足。”《证类本草》:“杵末。”《外辩证治全生集》:“研粉。”《医学纲目》:“新瓦上焙干为末。”《长沙药解》:“炒枯存性,研细用。”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洗净,干燥,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呈椭圆形,长3~4cm,宽1.8~3cm,黑褐色,有光泽,雄虫较雌虫稍大,头部前方呈扇面形,易脱落,中央具角突1支,长约6mm。前胸背板呈宽半月形,顶部有横形隆脊,两侧各有角突l枚,后胸约占体长的1/2,为翅覆盖。雌虫头部中央及前胸背板横形隆脊的两侧无角状突、前翅革质,黑褐色,有7条纵向平行纹理,后翅膜质,黄色或黄棕色。足3对,质坚硬,具臭气。

  【炮制作用】蜣螂性味成,寒;有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破瘀,定惊,通便,散结,拔毒去腐的功能。用于癥瘕,惊痫,癫狂,便秘,痔漏,疔疮,痈疽等证。如治一切疔疮的拔毒丹(《丹台玉案》);配伍鳘甲、?虫、柴胡、桃仁等药治胁下痞硬癥瘕(《中药临床手册》);单用治风痰壅塞,大便秘滞(《古今医统》)。配伍冰片等治痔漏(《种福堂公选良方》)。

  【炮制研究】蜣螂汉代始载:“火熬之良”(《神农本草经》)。唐代要求净制,并提出蒸制法、醋制法。宋代在净制上增加去头的要求,切制上要求杵末,除沿用蒸法,增加了炙法(《太平圣惠方》)、炙令焦(《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炒法(《太平圣惠方》)、制炭法(《太平圣惠方》)、米炒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元代沿用醋制法。明代要求“去头生用”(《普济方》),制炭要求“烧存性”(《本草纲目》),并增加了焙法,煨法(《本草纲目》)。清代切制采用“研粉”(《外科证治全生集》)或“研细”(《长沙药解》),同时沿用炒法、焙法及煨法,增加了巴豆制法(《本草逢原》),煨法改明代的土煨为生姜煨。现今,净制后入药。